• 过年

    时间真快!201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了。看到网友写了一篇八大碗的文章,也勾起了我好多的回忆。第一个想到的是儿时的过年。童年的过年是很快乐的。过了元旦孩子们就希望春节快点来临,因为过年可以大吃大喝,还有压岁钱拿,还可尽情地玩耍。那时大人们对孩子会很宽容,不会随便责罚孩子的。过年前半个月大人也是很忙碌的,为了过好快乐的新年,他们会做好很多的准备工作。

    年味之一:阴历十七 、十八是掸灰尘搞卫生,清理院子,整修好屋前屋后和坟地上的树木,树木是可以用来烧年夜饭的。掸灰尘则是用一稻草把扎在一根竹子上,然后对四周墙壁和屋詹进行打扫灰尘,除去蛛网。我家则比别的农户多了一项工作,因为我家中堂和院子之间用的是古色的木长格子窗。

    那长窗下半部是用上好桐油的杉木板挡着风雨,上半部的木格是不用玻璃的。每年过年是用一种叫棉茧纸的糊着,这样中堂里既明亮又能挡风雨。我家则每年将旧纸除去,然后糊上新的棉茧纸,贴上红窗花,真有涣然一新的感觉。

    年味之二是蒸米糕。过年前农户家家都要蒸年糕,只是数量不同而已。小户一般蒸几十斤,我家人多要蒸一百多斤的。这其中糯米的比例要超过60%。无锡人说法叫透糯一点,这样蒸出来的年糕既香又柔,口感特别的好。蒸糕的工序是一道又一道。第一道是揉粉。先把配好比例的米粉放在高脚扁里,然后用烧好的开水揉粉。主要要注意加入的水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搞拌到捏得拢撒得开的程度最好。第二道的工序是蒸粉。

    蒸粉用的蒸笼是木制的,下边只用木架,有很多的空洞,这样蒸气才能升上来。蒸笼底部衬着干棵编织的廉子或者用缝制好的老丝瓜筋,这样揉好的米粉才不会掉落下去。蒸笼内先放上一半不到的米粉,然后开始蒸煮。

    这活总是我母亲和婶婶来做,一个人上灶一个人下灶。上灶的人蒸时得看哪儿透气了,就加生粉,这样一层一层加上去直至加满,到蒸气全透了才能把锅盖盖好。稍等即好。下灶烧火的人也是很辛苦的,那时用的燃料是稻谷加工出来的砻糠。

    要用木制的风箱拉风,发出那噼啪噼啪的声音。每次噼啪就抓一小把砻糠撒进灶堂,看那火苗是旺旺的,很快的一蒸就熟了。呵呵!可烧火之人就满脸通红了。第三道工序是揉糕。这事一般由我祖父、小叔和父亲来做。先把蒸好的米粉倒在洗过的春橙上,拿去衬底的编织物,揉粉的人就会叫上孩子和家里人来吃生粉。(其实是已经煮熟了的)这样可点点饥饿,还说孩子吃了生粉会长得快快的。

    揉糕的人用一块长长的白布绕在手上,开始大力揉糕,把煮熟的米粉揉搓得韧韧的,然后拉成条状,再衬着白布用力挤压,再拉长直到厚度适中,才用一头结着筷子的线结成一条条的年糕。二头是半园型的大糕。我祖父总会把一团糕做成一个元宝,那是过年时要用的象征发财的。

    考究的人家会蒸些甜糕,也有桂花糕的。最后放在蚕扁里,用蒲扇打凉,等结好皮盖再翻身。年糕除了自已食用,也送亲友和邻居。大年夜会切好一片片一块块的,那是给唱春调、贴财神、舞狮等人的。(待续)
    2015/12/10 15:56:45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