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承转合法

    起承转合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为起、承、转、合在一首诗中四句的具体运用。“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绝句从总体上讲,通常可分为前、后两半。前半部分往往起引带、铺垫的作用;后半是主题意旨所在。但关键在第三句,第三句得力,则末句易之。第一句“起”是开头,意在笔先,以求先声夺人;第二句“承”是承接开头,把景、事、情加以渲染,引深发展,使所描述的对象更加鲜明;第三句“转”是转折,作者把思维转到另外一个侧面,使读者感到了全新的意境;第四句“合”是关合全文、回应主题,点明创作这首诗的目的。

    应当说这一句是绝句中诗人引发意志、抒发感情、精华所聚的“诗眼”。 例一:柴国兰《观梅有感》 芳菲独占映柴门,傲骨清芬感自尊。 疏影摇窗诗兴动,岁寒泼墨赋香魂。 诗人第一句写梅花开了,第二句承接深入到赞扬梅花的高贵品质,第三句转到诗人心理活动,最后是诗眼,一首咏梅寄托思念的抒情诗在“感”字中诞生了。

    王楷苏《骚坛八略》云:“在第三句着力,须为第四句留下转身之地。第三句得势,第四句一拍便着。譬之于射,三句如开弓,四句如放箭也”。

    可见结句很重要,结句一好,全诗尽活,顿然生辉。“结”是诗的最精彩处,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结句应如撞钟,余音缭绕,意味无穷。

    唐代诗人对于诗的句法结构,随时都有新的创造,他们不甘心为旧的形式所拘束。。

    ,起承转合,是一般性的诗文结构原则,变化运用。则是作者的创造能力。
    2014/9/13 11:17:13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