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表达“童年生活”

    创意表达“童年生活”

    实践了一节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课。

    选了五年级下册的三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将议题定为“童年生活的创意表达”。本节课是在学生熟悉古诗的基础上,由儿童诗人王立春根据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创编的儿童诗“《小儿种瓜》”和作家曾冬对“《四时田园杂兴》”的文字素描引导学生体会“有了想象,就能对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声音、情感生发出独特体验和感受”,从而提炼出丰富古诗意象的创意表达方法:看见画面、听见声音、悟出情感。

    随后,将吟诵融入古诗,学生在平长仄短的格律和节奏中感受诗歌的生命力,体会诗歌富有音乐性的美感,并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到三首古诗的不同创意表达:《四时田园杂兴》的“特写镜头”、《稚子弄冰》的叙事、《村晚》浓墨重彩的图景描绘。在本节课中,将多媒体中的“音像”和“影像”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为帮助学生丰富古诗意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件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忘掉的是具体的内容、知识等,而“留下来的”则是核心素养,“留下的”越多,经过积累、叠加、沉淀、转化,则核心素养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稳定,越来越丰厚。

    设计这样一节课,我想给学生留下来的是吟诵的调子,意象的表达,为“鲜明”、“稳定”、“丰厚”储藏些内容。

    而储备的过程中,是磕磕绊绊,甚至是沉闷的,让人心生恐惧。这恐惧应该来自与学生的分离、与文本的分离,归根结底是与自我的分离。

    我想,造成分离的原因源于一些欠缺:学科知识(吟诵知识、古诗词的理解);局限的教学认知方式;对学生内心恐惧的破译、吟唱与想象的通道的阻塞等。

    因为这些,学生会在课堂的行进过程中变得沉默不语,好似与老师相隔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会聚交融。生物学家麦克托林克说:“一个人必须有时间去细看,有耐心‘倾听研究材料对你的倾诉’,有气度‘让研究材料的话语直达你的肺腑’。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体贴微生物的情怀’。”话语中无不流露出“关系”、“联系”、“融合”等字眼,达到了“最高形式的爱,即和而不同的爱。”

    我想,自己欠缺的就是这些。与学生、与学科的关系还是简单粗糙了,甚至可以说是粗暴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需要一直走在研究的路上。就像袁老对水稻的研究,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还在做着“禾下乘凉“的幸福梦;就像戴建荣老师,在课堂上载歌载舞,将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课堂,表现出的是一种体贴课堂的情怀。课堂永远是有缺憾的艺术,所以,课堂就有了无穷的优化空间。

    为优化“童年生活的创意表达”,非得做到耐心地倾听学科知识,倾听学生,倾听文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将自己的身心浸入其中,消解教师与他们之间的界限,便会由此获得创意的课堂表达。优质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款待,更是对教师本人的一种款待。

    在教学中建立各种真正关系的实质——建立与学生的关系,与文本的关系、与精神的关系,而不是用那种唯我独尊的高傲在课堂里昂首阔步,用爱驱散怕,用共同创造取代独断专行——恢复相互联系,形成优质教学所依赖的基础,从而获得更多有创意的课堂表达方式。
    2021/5/24 5:26:08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