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玉“起绵”“退色”现象辨析(转)

    黄龙玉“起绵”“退色”现象辨析
    作者: 张家志
    关于“起绵”现象,近年来有个别藏家或消费者,提出在其收藏或购买的黄龙玉玉料或玉雕件中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鉴于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并仔细观察分辨和深入研究探讨;现将一些关于“起绵”的自然现象,“除绵”的观察方法和处理结果以及相关情况分析向业界说明如下:

    1.“绵”是什么东西?

    “绵”在包括翡翠在内的各类玉料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绵”在玉料中表现为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白色、黄白色云雾状、不规则网状、脉络状的浅色絮状物。“绵”实质上是玉料内的天然不规则状“气液包裹体”,也是玉料中微细孔隙或隐裂隙群所聚集而成的“絮状脉络”,其中主要充填物为密度比玉质小得多的空气或少量液体,所以光线通过时就要发生“散射”和“折射”,使局部玉质失去透明温润的美感,而显现出微透明的絮状“绵”。

    在不同的其它玉种或彩石制品中,也或多或少地会出现“绵”,甚至有的还被用来作为鉴别其真伪的根据之一。如田黄石的“萝卜丝纹”,也是一种萝卜丝状的“绵”。

    2.“绵”如何形成?

    有原生及后生两个主要形成途径:

    其一,“原生成因”:地下的含矿热液,随着成矿环境温度、压力的下降,在脉动式冷凝成玉的复杂过程中,由于成矿环境的不断改变,矿液的纯度、结晶析出的速度、残留气体或液体的清除程度,乃至杂质的混入等因素,都会促使在玉料中出现与玉质的温润透明特性不相和谐的“原生绵”。

    其二,“后生成因”:玉料曾经长期裸露于坡谷、河滩的表层,长期受到风霜雨露的侵袭风化,特别是长期受到烈日的暴晒后,使得玉璞变得皮厚而表层的玉质发枯而“出绵”。如果使用了此类玉料进行深加工时,技工没有把较厚的皮除尽,而仅是依赖用“油养玉”的办法来达到“隐绵”的目的。

    所以,日后一旦养玉的油脂逐渐散失,则会慢慢地透出“绵”来。还有一种后生“绵”是玉料原石在自然剥蚀、搬运过程中,受到岩块的撞击或开采玉料时的爆破冲击常使玉质产生较集中的“隐裂隙”也能形成较规则的“隐裂隙绵”。

    3. “绵”在玉料及玉雕件中的危害?

    “绵”的出现,如果仅在次要部位而且量少、微弱不显眼,对质量的影响不大,反而表明其为天然玉质。但出“绵”太多而明显,则明显失去了玉质的温润度和水头,大大降低玉料和玉雕件的等级档次。

    4. 哪些玉料温润“无绵”,哪些玉料容易“生绵”?

    大凡优质水坑籽料、优质田坑籽料、优质山流水肉料、优质山坑肉料、优质瓦沟肉料及优质原封石、优质包浆石等玉料的“出绵率”都比较低,往往可获得满意的优质“无绵”玉料和产品;而普通的、玉肉薄的、玉肉厚度(脉幅)和形态变化极不稳定的,以及接近或出露地表而长期受风化、日晒的厚皮“枯料”,其“出绵率”都较高。

    所以选货、挑料时,必须注意各玉料的品类和品级;这是至关重要的。涉足者应勤学多练,掌握好识别、分辨黄龙玉的品类和品级的技能,注意积累识别玉种、分辨优劣的实践经验。

    5. 玉料、雕件如何“除绵”?

    较多的“绵”、明显的“绵”是无法除去的,处于表层的“绵”,不明显的“绵”,常被使用油养的方法来隐去。其原理是“油质”渗入到组成“绵”的微孔隙、微裂隙里驱除了里面的空气后,使得致密的玉质与“绵”之间密度和折光率渐趋接近,透过的光线不再因“绵体”内外密度差而产生散射“出绵”,所以“绵”就暂时消失而隐去了。

    只有当“油养”的油质逐步散失后,“绵”才又渐渐再现。所以,油养的用油,必须是不易挥发散失的透明无色而稳定性极高的“非干性油”,而且最理想的是使用折光率与黄龙玉相近的“非干性油”。

    6. 怎样才能选到不会起“绵”的玉料和玉雕件?

    如上所述,“绵”是由于“绵体”内外密度差而产生光线散射才会“出绵”;不明显的表层“绵”可用“油养法”暂时消失而隐去。所以,选料和判断时,不要过分看好用塑料簿膜层层密实包裹而打开后“油淋欲滴”的“油炸果料”或“油淋雕件”。

    必须购买时,在取得货主同意和支持后,先将油质用吸油软纸揩吸干净,再用温热的洗衣粉水除油刷洗,直到将油清洗干净,最后将水汽吸干、晾干。

    如果不放心,可请货主用理发用的热吹风机距离玉料0.3米(雕件0.5米)缓缓吹热1~3分钟。

    一般而言,通过上述简单处理后,如果有“隐绵”即可用放大镜观察到;否则放大镜下都看不出“绵”来,就没有大的问题了。保险的做法是:最好还是选购那些没有过量使用油养的玉料或加工品,应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玉质本来真面目的无油玉料或无油、微油加工件。

    顺便提一句:准备交易销售的玉料或加工件,不要一个劲地过分油浸、油养,不弄虚作假,不给别人和自己找麻烦。数万元以上的交易,最好买卖双方都签署一个质量保证书或相关合同,这样做既增强了交易的信誉度,又减少了往后可能发生的纠纷和麻烦,也使黄龙玉高端交易逐步走向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质量保证信誉至上的发展模式。

    关于“退色”现象,近年来也有个别藏家或消费者,提出在其收藏或购买的个别黄龙玉玉料,特别是玉雕件中曾经出现过“退色”的问题,也有个别“人云亦云”者将这种“顾虑”,有意、无意地在人群中传播。鉴于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们已引起重视,并仔细观察分辨和深入销、购双方研究探讨;现将一些与“退色”相关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及识别方法向业界分析说明如下:

    1. 黄龙玉的“玉色”是怎样形成的?玉色是否稳定?

    据笔者以往的研究,黄龙玉的冷调玉色(黑、灰、绿)是由低价(二价)铁离子致色而成的,黄龙玉的暖调玉色(红、橙、黄等复杂色系)是由高价(三价)铁离子致色而成的。除了冷调玉色外,暖调玉色与各种状态的三价氧化铁离子密切相关,都属于“氧化色”。

    所以黄龙玉处在富氧的、有一定湿度的人类生活环境下,理应是完美地处于一种始终稳定的,适于人居繁衍的理想环境,只要不受火燎、烧烤、蒸煮、暴晒,就不会再有什么退色之忧了,所以可以肯定的说:黄龙玉的玉色是最稳定的。

    2. 怎样看待黄龙玉的“退色现象”?

    “退色现象”是指色度(色质的浓度)发生不同程度的消退或减弱的现象。黄龙玉出现退色现象,主要出现在中低档的普通黄龙玉“干料”上,为什么称为“干料”,由于玉料长期暴露地表或接近地表,受到风化日晒而内部脱水,取而代之就由空气渗入而替换(脱水换气),所以就形成特有的色度相对偏浅的“干色玉料”。这种玉料采回后往往无例外地被人用“油养”的方法养起来,盼望使其恢复元气以达到“温润色艳”如初。

    油养“干料”经雕琢加工后,也继续通过“油养”提质、提色来“保鲜”。所以购买时价虽偏低,但埋下了质量隐患。由于经不起时间和“无油、缺水”环境的考验。

    油养的普通“干色玉料”加工件,早期玉质表面不会发生散射现象而使得玉色饱和,但出手后因逐渐失去“油水”的滋润,或经日晒、使用,或因佩戴者皮肤分泌油脂、汗液过少,原有的“保护油”挥发散失,加工件的表面(干燥的玉质表面)便重新出现光的散射,玉色必然就浅淡了许多。

    我们可从生活经验中普遍看到这样的现象和规律:同样的一张纸、一块布或一块木头,潮湿了色就变深(微孔隙粗糙面被水分子填平而使光线无散射则色深),干燥时色变浅(微孔隙的粗糙面使光线发生干扰散射则色变浅)。这就是普通“干色玉料”由于“脱水换气光线散射”现象而导致“退色”的根本原因。

    3. 黄龙玉“退色”现象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最大的成因机制不是别的,主要是黄龙玉的普通玉料或中低档玉料里,微颗粒间的微孔隙、微裂隙出现了“脱水换气光线散射”机制所造成的。

    此外可能还存在一种尚未研究清楚的“致色胶状氧化铁脱水转换”的影响机制,是否也或多或少地成为黄龙玉 “成色”或“色调变换”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 黄龙玉的“退色”现象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退色原因何在?

    有人买了一对手镯,玉色艳黄微漂橘红。一只自己佩戴,一只放在柜台销售。数月过去,戴着的一只比购买时更加温润灵动可人,柜台里的一只不但温润度有些降低,而且颜色还淡化了(退色了)。这类现象我们分析的原因是:

    第一种情况:戴着的一只是选用优质的籽料制作的(按常理,好一点的自己戴),柜台里的是选用一般山坑料制作的,而且下午柜台还受到阳光的西晒。

    第二种情况:两只都是选用中档山坑料或中档水坑肉料制作的,戴着的由于健康人体分泌的皮下脂肪及汗液的滋润,并“抚平了”手镯表面的微孔隙,通过“人养”而起到了“油养”的效果,所以更加温润灵动玉色饱和。柜台里的不但得不到“人养”的优化提质、提色,还被日晒“脱脂失水”使抛光表面微颗粒、微孔隙发生光的散射,就必然导致温润度下降而玉色淡化。

    5. 哪些黄龙玉可能出现“退色”或“起绵”现象?

    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一般分析可归纳为:

    1,“外源浸润染色”生成于山坑料中的接近地表的坡积山料;曾经长期暴露在缺水干旱荒坡地段的干料;曾经长期裸露河滩表层的水干料。因处于裸露、暴晒、缺水环境而使得的条件差,缺乏富含三价铁离子地下水的长期有效的水化浸泡优化过程;故这一系列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黄龙玉干料”,就有可能存在“起绵”及“退色”的可能,其出现的几率就要高一些。

    2,“内源氧化转色”作用不充分不彻底的深坑石山料。地表缺乏丰富酸性地下水,而对亚铁离子“氧化转色”作用不利的干旱坡谷地段;以及缺水古河床的高河漫滩地段所产的氧化不彻底,致使玉料内部还可能残留有酸质者,其产品出现“退色”的几率也可能会高一些。

    总之,不管是什么玉种,都有可能存在其成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色现象,但因为没有相应的对照物,所以一般肉眼不容易察觉或明确判断。而且只要不是人工染色的饰品或雕件,其玉色还是不容易退去的,因为大多数的玉色都是“致色离子”致色的,特别是正统的黄龙玉,是由铁元素的最终稳定产物——氧化状态下的氧化铁三价铁离子(Fe2O3+++)所决定的,退色只是“脱水换气”导致光线产生散射后造成的。

    云南省观赏石协会 张家志
    2014/3/20 16:22:58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