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松声漫过林海

    疏散永无事,不眠常夜分;月中松露滴,风引鹤同闻。因休整,得以居山里小憩一段时日,忽然间的闲暇,隔空离世般的宁静,有些无所是从,可以再次念及诗剑酒、书茶花,夜夜坐听松涛漫过林间,漫过时光的海,驾一叶孤舟信渡,可以去何方?

    很多年了,自己一直坚守着内心一份最原朴的情愫,在物欲横流的世间,总会有一些孤独,夜深、人静、风定、心闲;淡淡墨香漫卷而来,书卷里遇见苏轼,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大文豪苏东坡遭到权臣排挤,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苏东坡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东坡当时的心境。

    一次,黄州知州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他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

    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从此对他更加敬仰。读东坡诗文,可以感受到字里行间无不透着的松柏风度,梅竹情操。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

    此时虽不似先士寂寞沙洲冷的寥落,却依然感慨东坡居寂不自弃的高洁与魁伟。常慕梅之清逸、竹之高洁、松之坚韧。总自诩与松竹梅为友,此刻听松涛阵阵,不由联想起竹青梅香,把盏松涛痴相问,竹青梅香何处寻,幻做风雪寒天际,痴心不易情笃真。年年岁寒,当寒风裹挟着雪花扣窗而来,我都会臆化一场成雪的梦想,在寒天旷野里放飞自由的灵魂、一颗不羁的心,自由地、恣意地,不循行迹地漫舞在天际,与竹梅相遇,与松声为邻。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不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常怀无限企慕的心情和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志士文人引为同道,东坡先生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坚忍、挺拔与伟岸,只有强劲的生命力,才能附载起生命中最有分量的情感。

    一生知己,仨俩足矣。此生愿得一梅为情钟,一竹为知己,一松为朋士,有情有爱有牵念,生命便是丰盈便是幸福,无须回报,无悔无怨。

    南溪有仙涧,咫尺非人间。泠泠松风下,日暮空苍山。九月微凉的山风吹过,松声漫过林海,仿佛听到遥远的讯息,随松声而来,随夜色而来,随心迹而来。我此刻坐于此,心已羽化成仙,轻轻地飞向世外之地。遥问一声:秋来秋安。
    2014/10/11 18:40:00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