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母亲(第二章)
第二章那年春节父母成亲时母亲已31岁,父亲30岁。心灵手巧的母亲陪嫁过来两床自己缝纫绣花的被子、枕头和皮箱、衣柜、衣橱。不知羡慕煞了多少村里人和亲戚。因为在那个填饱肚子都很困难的年代,陪嫁时有床被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母亲与陪同来的小姐妹枯坐在房里的打量着这个除了她带来的的陪嫁就只有张新床的新房,心里有点惶然。看到有面墙上挂着几张照片,就与姐妹们好奇地凑过去看看。盯着相框中的父亲,母亲脑中瞬间一片空白:天哪!这个不是常年在娘家附近转悠割草的憨憨的年轻人么?!但此时已经是无法后悔的了。饭后,怀着对未来日子忐忑茫然的心境,母亲心酸而凄凉地送走了娘家小姐妹。折回房间时看见厅堂靠墙边打了个地铺。听见声响,从西面探出了三个小脑袋,接着对面又探出一个小不点,被窝里的妇女有点生气把小不点的脑袋摁进去,又训斥对面三个小家伙把脑袋缩进被窝。母亲看在眼里,心想这么冷的冬天,一个大人四个小孩盖条被子怎么行呢?肯定会很冷,隧叫父亲捧条新被子给外面送去。等闹新房的一帮家伙折腾够后送走他们返回时,细心的母亲发现地铺上又只有一条被子了。
心里虽然纳闷,但仍不动声色地吩咐父亲把仅剩下的一条新被子拿给他们。就这样,我的父母亲成亲的第一天是盖的是用床单包着的棉絮。
事后母亲才知道,那个带着四个孩子睡地铺的妇女是小姑婆(父亲的小姑),那天家里住了客人爷爷没被子没地方睡,就一个人在灶膛边铺了点柴草拿两件大衣裹在身上借点灶膛里的余温,那抱出来第一条新被子被小姑婆拿去给爷爷盖了。就是从这件小事,明事理的小姑婆对妈妈的印象十分地好。觉得她心地善良、美丽贤惠,不愧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三天后,爷爷过来跟他们摊派债务。母亲弄得一头雾水,要求爷爷详细讲来:一是父亲欠了理发匠几年的理头发钱;二是向村里借的口粮钱(爷爷分给父亲吃的一点点口粮父亲根本吃不饱就向村里借粮吃,家里的余粮爷爷被卖掉换钱);三是这次给他们操办婚事的钱。母亲听到最后一条有点生气:“爹啊,你把大家叫来评评理呢!天下哪有这种说法呀,儿子结婚没收一分礼金却要全部自己出钱办喜酒请大家喝的。我只同意还一半,另一半你自行解决。我想你用收来的礼金还一半只多不少吧。”爷爷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最后,刚结婚的父母亲背上了七八十元的债务。然而通过这次交锋,非常能干的的爷爷当着我母亲的面再也不敢欺负一贯老实巴交的父亲了。那个年代是靠集体劳动挣工分的,干一天活只能挣1-2个工分,相当于1-2元钱,有时天气不好不能干活就没有钱。母亲没有劳动力,当然也挣不到工分也就没收入。但她也没闲着,而是回娘家跟外公外婆一起种苎麻,把皮剥下后用机器跟手工相结合的方式编成麻绳,托人找关系卖给日杂公司以此来挣钱还债。母亲细嫩的手上磨出了一道道血口,长出了一个个老茧!靠着母亲持家有方,与父亲辛劳干活、省吃俭用,一年多后。他们终于还清了债务。2010/5/13 8:34:12
举报不良信息
可人的天使ye征帆不落雁南飞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