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知音

    满世界的人都在说知音难觅,没有人懂得自己。“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成了人们常言之话。

    又有人常说“对牛弹琴”是牛的错,怪牛不懂人的心声。我说“对牛弹琴”是弹琴之人的错。是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扰了它的清净与恬淡。本不是同类,何来相交!

    所以说,有时候知音难觅是自己造成的。

    流传千古的知音典范,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了。

    才子俞伯牙张帆远游,纵情于山水之间,中秋之夜,偶遇狂风暴雨,停船于山崖之下。待风平浪尽、雨尽云开之际,抚琴一曲,却不期然地遇见了打柴之人钟子期。几番问答,再以琴试之,又询其志,从全无客礼到待若上宾,最后乃至顶礼八拜,成就兄弟之好,生死之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成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如果伯牙不弹琴,怎会遇见钟子期。如果钟子期听琴而不表达自己的思想,伯牙又怎知子期懂他的琴、懂他的意。那么,这一段佳话便永不能成就。

    伯牙贵为上大夫,肯俯身相交于子期,不因地位的高低而忽视其才华,因其才、其德、其志而相交。子期虽是打柴之人,却不失其志,荣辱不惊,不为仰攀,只为知心。这样的境界,真的是千古难觅!

    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虽说这是写庐山风景的诗,我看把它比作写人的诗也合适。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也许,我们用其一生,也不能看透一个人。

    我们站在某一点看某一人,因他所表现出来的一面,也许被拨动心弦,也许沉醉其芬芳,也许生死相许。

    但是,你的好奇心让你绕到他显露出来这一面的背后,看到的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于是,就有了痛苦,就有了遗憾。

    我们说知音难觅,实际上是因为总是在追寻完美的感觉,完美的知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们自己都不是完美的人,为什么要苛求于别人的完美呢?

    也许,正如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的主人公寻觅那位不同流俗、自甘寂寞、淡泊自恃的孤高女子一样。我们的知己,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所以,珍惜你所遇到的友情吧!也许,知音就在他们之中。
    2011/4/18 18:04:37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