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谈(三一一)

    第三次来这个理发馆。

    老板兼店员就她一人。这是一个和我女儿一般大年纪的女孩,也不能说女孩,因为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白净、瘦俏、秀气,细长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头发既没有染也没有烫,很自然地梳在脑后,用皮筋扎起来。很腼腆,话很少。这是对她初步的认识。

    之所以到这家理发,还是因为原来理发的那家女子话太多,太殷勤,每次都姐长姐短,然后就开始推销她洗发水和护肤品。碍于情面,买了两次,就不想去了。

    其实这两个女子年龄相仿,都有两个儿子,理发技术都不错,只是性格迥然不同。从我的个性来说,偏爱安静话少的。安安静静理个发,就很好。

    楼前林带的绿植被挖了。园林人拿着铁锹,一棵一棵地挖,然后被车拉走,只剩下裸露的褐色的土。这些绿植长得不好,即使到了春天,发芽的也就十有二三的样子,大多都枯死,挖去也好。只是不知又会种些什么,不免有期待了。

    开始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看过,印象很深。再读他的《苏东坡传》,语句中富有节奏感,透着一股子风趣幽默,这又是一种传记风格。不愧是一代国学大师。

    提起苏轼,他的许多诗句会在脑海中涌现,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最喜欢并时时想起的,还是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林语堂的笔下,重新认识了才华横溢,“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的苏东坡。读书的快乐,正如书中所说:“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的,此种暗示比明白直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2021/3/29 15:22:51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