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三十三岁

    不管是选择什么工作还是选择和谁交往,大概率上都是和自己相匹配的。价值(能力)提升了,回报才有所增长。

    朋友或者恋人,也是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当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玩不到一块,甚至有了膈应,那即便是捆绑到一起对彼此也没有好处,分开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底线。

    前些天,Y姑娘跟我说了一件事。她发现她老公办公室里有个同事是他以前一个女同学,而且联系得比较频繁。

    有一次,女同学叫他去她家吃饭。Y姑娘知道后,说她也要去,然后一同去了。当然后来女同学也来他们家吃过饭。

    Y姑娘问,她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我说当你看了他们的聊天记录后,尽管都是些平常的对话,但如果心里不舒服当然要说出来。而且你的做法也并没有不得体。

    看似是小题大做,但将有可能发生的即便是小概率事件及时扼杀在了萌芽里。如果男方能考虑到你的感受,便会懂得“收敛”一点。

    每个人的底线是不同的。有的人觉得是天大的事,在别人看来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且底线也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当经历的事情多了或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变了,底线也许会一变再变。

    世俗的标准并不一定适合在自己身上,底线取决于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度。太高,会有一种束缚感。太低,会有一种不在乎从而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

    爱情本身就具有浪漫性与排他性,眼里充满了小星星,因为全是对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当那场海市蜃楼般的光景散去,才意味着进入了具有烟火气息的现实生活。

    婚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场合作关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双方的契合程度。当战线不再统一,彼此不再齐心协力,关系便很难维持下去。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当遇见了另一个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有了崇拜或者欣赏的感觉,心动便在所难免。只是有了那条底线的阻碍,行动会受到牵绊。

    如果前进一步并未发现它的破坏性,会继续前进两步,三步,多步。一边是小心试探,一边是不由自主。所谓的底线就会一降再降。

    当那股力量太过于强大,不再受自己所掌控,以至于威胁到了自己所保留的最后的底线,极有可能会做出冲动的事情。当初的那些爱意,便不复存在,反而会滋生出了恨意。

    当诱惑来临时,如果能联想到它会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或者能考虑到另一半的种种感受,便不会冒然行事。

    还能爱,还能心动,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暗自欣赏,保持着淡淡的关系,有分寸感,就是一种得体的处理方式。

    命运。

    同村里有个姑娘,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后来考上了注册会计师。听说现在是年薪百万,今年在那买了房。在别人眼里无疑是一种逆袭,可她自己却说只是机遇,而且这算不上多么成功。

    早年间,在家门前碰到了她母亲。她说她女儿现在的工资是一个月两三万块,得找一个和她差不多水平的男朋友。尽管语气里有一种自豪感,却还是为女儿的单身而烦恼着。

    可对她本人来说,找不找已经无所谓,单身也挺好的。所处的环境不同,想法也不同。在父老乡亲们眼中,婚姻是必修项,于她自己而言不是的。当观念不同时,就看哪一方的力量更强大,用不着各自说服。

    我知道她说的算不上成功也并不是一种谦词,而是真实想法。因为见过了更多的成功,会催生自己不断前进,目标实现一个会接着又来一个。

    人们都喜欢“机遇”这一词,成不成功都可以归于机遇。有些看似是很偶然的事,其实都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没有谁真的就可以靠纯粹的运气,而实现自己想要的。

    时隔多年,我还能想起有关她的一件小事。就是在她上高二时,问我要高三的考试卷,做过的也没关系,就是想提前感受一下难度。

    尽管她后来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但那股上进的狠劲是不会轻易断掉的。从大山里走出来,定居在了大城市。似乎出现了一条清晰的界线,将命运分割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部分。

    美剧《后翼弃兵》里的女主因为爱上了国际象棋而一跃成为了世界冠军。也许有人会感叹,如果不是那偶然的一瞥,就不会与象棋结缘,更不会迎来人生的逆袭。

    但要知道天赋是无法被埋没的,即便没有接触这个,也会有另外一个闯进她的世界里。即便是生活在孤儿院里,但那种不同于其他人的冷静与锐利是藏不住的。

    她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比赛,财富与名利相应地不断积累。被领养之前的生活,仿佛不是发生在她本人身上,因为她的目光始终是在前方。

    直到从前的一位老友出现在了她身边,并告诉她那位引她入门的“师父”去世了。当她看到他墙壁上挂满了她一次次获奖的照片,还有那张昔日合照时,眼泪汹涌而出。

    过去的日子,就像这眼泪一样倾刻间在眼前流淌。没想过要回去,但以前的那部分生活却是无法被割舍的。尽管现在的自己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和过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人的好始终都记得,那些年所经受的苦痛与历练是成就自身的一部分力量,这些年的努力与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不管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案例,还是电视剧里出现的人物,能够引起人们共鸣或者引发思考的,一定有着我们自己想成为而没有成为的模样。

    我们常常会感叹命运,将命运的好与不好归于前半生甚至小时候。而发生扭转并非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往往会贯穿在时间的长轴上。

    只是表面上看来,总能说出那么一件事或者一场机遇让一切变得不一样了。这个节点,就像是一条命运的分割线,将人生截成了两部分。

    我们常常会以“命运”这个说辞来安慰自己。当突然遭遇了一场磨难,会说这是命里的劫难,躲不掉。好处是可以减免些心灵上的痛苦,坏处是会蒙蔽掉那些客观因素,导致下一次可能会继续掉进同样的坑里。

    与断崖式上升相比,螺旋式前进于别人而言,更容易相信(接受),因为是看得见的一步步的变化。于自己而言,是脚踏实地的,感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这两者的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而时间的长短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别人来说只是一眨眼的事,而在自己看来,或许已经走了很久很远,因为尝遍了他人无法体会到的诸多滋味。

    选择。

    人生看似是由一道又一道选择题构成,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只是按照他人或者自己所预设的方向往前走罢了。

    高考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首先是由分数决定的。如果达不到那个标准,再好的选择都只是一场空。然后将范围一次又一次的缩小,最后锁定为最合适或者说最理想的那一项。

    毕业后,是去往大城市还是家乡小县城,是考研还是工作,尽管会在心里盘问,但不会纠结太久。因为知道自己偏向于哪一方,或者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眼前的这条路走不通。

    很多人都会以“父母的要求”作为说辞,来掩饰自己的那份隐隐的不甘心。可如果真的能强大到与之对抗,根本用不着选择这条所谓的退路,而是凭着一腔孤勇就可以向前冲。

    退而居其次并不代表着失败或者妥协,只是在当下那一刻做出的最理智的决定。如果不甘愿被环境所同化,即便是生活在十八线小城市,也可以保持着一线思维与上进的心态。

    从下到上,与一直在上相比,了解世界更立体,了解自己更全面。与其埋怨当初的选择,不如不断修练内功,总会遇到可以发力的时刻。

    从打工者到创业者,角色看似是一下子发生了改变,但一定提前在心里酝酿了一段时间。思考得多了,行动力跟上了,转换便是自然而然。

    但当真的转换了角色后,会出现太多太多之前意想不到的问题,然而只能硬着头皮去扛,去hold住局面,这是唯一的选择。“大不了再回到从前”,这条保守的退路根本就不会作为第二选项。
    2021/1/11 21:38:58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