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感觉到刻骨铭心的咸,是在坐月子的时候。婆婆给我炖了一碗乌鸡汤,为了尽快调养好身体,我张嘴就是一大口,可是这口汤在嘴里说什么也咽不下去了。满嘴那叫一个咸,就像腌鸡蛋那个老咸汤。汤在嘴里含了一会,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在旁人的催促下,也不好意思辜负了婆婆的美意,最终我还是勉强咽下了。

    我把汤放下,婆婆问我怎么了,我吞吞吐吐的说:"咸,太咸!"婆婆委屈的说:“我也没放多少盐呀!"说着还自己尝了尝,“你再尝尝,不咸!”接下来任凭别人怎么劝说,我是再也不肯喝了。婆婆只好怏怏地把汤端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叨咕着:“没敢多放盐,怎么就咸了呢?”可是我嘴里的咸味还没退呢。汤到底咸不咸,好像还成了"悬案"。

    我再一次感觉到咸,是在三年前快40岁的时候。我慢慢的发现,如果哪天早晨,我吃了咸鸭蛋、咸菜这样的腌制品,一天里,嘴巴都会发咸发干发麻,要不断的喝水,才能缓解一点点。花生瓜子,这类油性的干货,我也不能吃,吃了除了口渴,嗓子也难受。

    再后来,我晚上干脆都不能吃一点带咸味的东西,嗓子干的睡不着觉。即便是睡着了,半夜也得起来找水喝。不能吃咸的,那就吃甜点吧。吃点心,也只能吃吃面包,像饼干那样,特别干的东西,我仍然不能吃。没办法,我只能吃水果喝酸奶充饥了。

    我快要被“咸”折磨疯了,每天都要遭受“口干舌燥”的"烤"验,每天满脑子都是对“口舌生津”的渴望。我一直都以为,这是衰老以后的正常表现。可是问问周围的同龄人,别人并没有我这些症状。我这时才想到,是不是我病了。先到网上搜搜吧!网上还真有我这样的病症。原来是肾气亏损,肾主咸,肾气亏的话,就会对咸味特别敏感。

    我按照网上说的买了药,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谁知第一次晚上吃,就感觉不再那么干渴了。吃到第二天,嘴里就像有一个小泉眼,不停的淌着津液,甜甜的,美美的,真好啊!吃了一个星期,晚上吃咸菜试了试,嗯,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大反应了。我坐月子那碗咸鸡汤也真相大白了,不是放多了盐,是我产后身体太虚弱了,所以才会觉得特别咸。

    公公最近做饭越来越咸了,本来以前是咸淡适中的。想起一篇文章中说的,当父母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样整洁,做的饭菜不再像以前那样可口,那就说明,他们老了。公公一直以做一手好菜为傲,得到大家的夸赞就特别高兴。我们不忍伤他的心,所以对饭菜依然赞不绝口。但是,我们也心照不宣的开始珍惜每一顿来自父母的爱的餐饭。爷爷八十多岁以后,吃饭的时候,会把甜味的饮料倒在咸味的菜里面吃,当时的我们都不懂,暗地里笑话他乱吃一通。

    现在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都明白了。我身体衰老对咸味越来越敏感,而爷爷和公公也是因为衰老而味觉功能下降,才变得“重口味”,这是身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不理解,那可能是因为你还不够老。

    我也真切的体会到,当身体出现了婴儿期的表现时,就是衰老的征兆。比如怕咸,小婴儿肾脏功能弱,所以不能吃带咸味的食物,老年人也是喜欢吃清淡的粥菜。刚出生的小婴儿视力还没发育好,看东西是模糊的,人到中年,老花眼就会找上门来。出生时没带着牙,老了也掉的差不多了。出生时抽抽巴巴的来,年老了满脸皱纹的走。

    人的身体真是奇妙,人在早晨和晚上都喜欢清淡的饮食,中午胃口大开可以大快朵颐。每天的早中晚正好对应着人的幼、壮、老三个时期。可以说,品味好每一天就过好了一生。

    2021/4/3 21:19:02
举报不良信息
高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