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幽访古

    那日问翠,梅花现在开了吧?他说,还没有,要再等几日。

    一日,翠问,姐,明天十方院看梅花,去不?当然要去,等了很久了。一早收拾妥当便出门,路上想起一个地名“十梅庵”,青岛的“十梅庵”,很好听的名字,当初我臆想过,那里一定有一座尼姑庵,庵里庵外梅花十里,所以得名“十梅庵”,等我到了地方一看,哪里有什么尼庵,更别说梅花了,整条街道都有些破破烂烂的感觉。只好心下自我安慰一番,也许曾经有过的,只是经历了时代的沧桑巨变所以现在没了。

    梅花年年开,年年都来看,看的几乎也都是同一地方的梅,十方院是赏梅的最佳地,三百年的老梅了,枝干虬曲盘折,身姿苍古,现在院内有新添石碑一块,碑云:十方倦客地,闻道腊梅开。踏雪寻幽境,冰魂岁岁来。这词不知是谁作的,充满玄机禅意。不知是何碑体,有几字不明,翠带的同伴正好亦是我的同乡,经他点拨心内明了。

    他把这碑文发给他同学,他同学认为“倦客”二字应该是“仙客”我说,也对,看站在哪种角度,若是站在十方院道长们的角度看仙客也说的通,可我更喜欢“倦客”,站在我等俗世凡人的角度,我们本就是这尘世的“倦客”而且我看这字更像是个“倦”字。还有“醒廬”两个字也真是好,我喜欢。在十方院赏梅拍照后他俩提出去灵岩寺看看,说那里有小布达拉宫。导航徒步过去四十多分钟,大家都乐意走走,可以一路走一路观景。

    我们顺着十方院后面的村落一路走过去,这个村子正在拆迁,边走边聊天拍照,还听古乐。因为有趣并不觉着累,走了一阵子老远看见有高高的城楼,近前一看上面有楼牌一面写着土门关,一面写着山陝通衢。

    城楼是新建的,城砖都新的扎眼,三人都觉得没意思,不是真正的古城楼,过了城门是个村子,往里面走有意外发现,真正的古城楼,古旧的城砖,深深的车辙印,旁边的石碑上有简介:“古之兵防重地,史上商旅要冲”这样的城门村里有三座每座城楼两面都有石匾额题字。

    我和他们说,我们这趟可以称为寻幽访古之旅。一路走下去又有新发现,村落尽头建有一条仿古街,有许多的小店铺,有人在弹古筝,有的店铺在张罗开业,我们也正好饿了,想找地方吃饭,挨个看看,多数都没有正式营业,不过老板都很热情,招呼着可以到店里免费品尝些食物。

    看见一山西老乡卖寿阳茶食买了些,这茶食小饼真好吃,吃出了幼时的味道,和老乡聊了聊,原来是当地开发商去山西陕西招商请他们来的,请来的都是些传统手艺人,必须有地方特色。吃饭的问题最后找了一家在营业的饸烙店解决了,每人一碗饸烙,阳光顺着门和雕花的窗棂照进来,屋里水汽氤氲,饸烙床,人,屋里的一切都弥散着别样的美,我和翠两个爱拍照的巨蟹座不顾吃饭一顿拍。其实一路品尝的东西也吃了些,所以不是特别的饿。

    汤足饭饱之后把整个街道也逛遍了,玩的不亦乐乎继续向着目的地进发,路过元宝塔拍了几张,听说这塔有点名气,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丑最俗建筑之一。到了灵岩寺我们打算从侧门进去,进门先看见一群鸽子从头顶飞起落在楼顶上,翠用他买来的小吃招待它们,它们也不太惧人,看见吃的东西围了上来,其中有一只长的很特别,尾巴像是开了屏的孔雀,我也过去喂它们。

    人和动物能融洽相处的场面真是动人。至于灵岩寺,小布达拉宫我们没进去,现在开始收费了,对那些粗制滥造模仿的东西本来就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想去拜佛,一张门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此番行程我总结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和翠约,你若不回西安,我们明年可以常常像这样子出去走走。(照片这两日会慢慢发)【云水禅心-王珣】

    云水禅心

    2018/2/2 15:37:07
举报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