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雀儿山”攀登小记
2016“雀儿山”攀登雀儿山的攀登成功,大半是靠了运气!提前半年做的训练计划,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杂事耽搁。临近出发,又赶上数十年不遇的邯郸7·19水灾,跟着救援队的弟兄姐妹们从救援干到救灾,水里泥里一直到邻登机的前一天半夜。。。攀登雪山是庄严且严谨的事 ,对于爱山者来说,详尽的计划和积极的体力储备是对山的敬意,更是对生命敬意!而这一切,我似乎都没有做到,以至于整个过程都是仓促的、惴惴不安的。。。
一、认识雀儿山(6168M)
雀儿山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冰川型山峰:海拔足够高、冰裂缝足够多、冰川行走足够长、冰坡雪坡足够陡峭足够长。雀儿山四大难点:(冰桥位置)1,C1到C2的冰裂缝区,需要在50度的坡度上过冰桥,经过若干冰裂缝,在选择路线不准确或者攀爬不谨慎的情况下极容易掉入冰裂缝。2,C2到C3是全长80米局部70度冰雪坡,4条冰裂缝处理不当极易出现体力透支和滑坠。3,最后一段是70度的冰壁。4,高反适应能力和体力高原能力适应力强、有负重能力者对冰雪器械操作相当熟练者有WI3+先锋攀冰能力者做好准备再出发,登山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不要拿生命去冒险,我们通过攀登去感知生命存在的更多意义!二、攀登报告雀儿山的攀登囊括了雪山攀登几近所有的项目。 高海拔适应、体能、冰雪行走、结组行进、器械上升下降、冰壁攀爬、滑坠制动、应急救护、把自己置身于可控的危险环境才能去享受它,而不是让自己把风险的可控性交给运气。进山前:统一思想,统一攀登理念!关于行程:D1:7月30日第一天可以到达甘孜集合。D2:7月31日第二天甘孜县~马尼干戈~到达新路海入住BC营地。(大本营海拔4020M)景区门口到BC,是进景区门口直走到新路海,然后左转沿着海子边一直走到海尾,过3条从雀儿山流下来的冰河即可到达传统BC,如果下午过河河水会非常大,注意湿身。
D3:
8月1日大本营BC(干海子),适应、喝水、吃并训练;器械保养;冰雪行走技术;跳跃裂缝保护技术;滑坠制动技术;攀登技术;结组技术。
D4:
8月2日大本营BC——C1(4850M):9点出发下午2点多到达C1营地,建设营地;进行冰川实地训练;冰川行进;冰锥使用;踢冰上升;挥镐;过描点;下降等等……
传统C1位于冰舌处:、乱石上,不接触冰川。高C1为穿过冰塔后的第二个冰川高地。难点:有一段碎石坡,有一段岩壁线约20米。
D5:
8月3日C1——C2,
此条线路为攀登雀儿山难点之一,穿越最危险的冰裂缝、暗河、雪洞、未知的危险遍布。谨慎的结组行进,先行者把每一步都踏到实处,后续者紧紧跟随前者的脚步是关键。局部路段坡度为50度。经过无数若干明暗冰裂缝!
D6:
8月4日C2——C3:依旧一路攀升,隐匿的浮雪下方的冰裂缝依然是潜在的危险。C2后方200米就是C2到C3的70度冰坡,翻过雪坡不远就是C3。D5:8月5日C3-——冲顶(6168M)——返回甘孜县城天气不好!几乎一夜的雪粒子打在帐篷上声音刺耳,5800米左右的海拔对睡眠是个考验,很多的登山者在这一夜开始服用大量的止疼片和抗高反药物,我也没能免俗!差不多凌晨一点就开始要准备冲顶了,简单的高热实物,一壶热水、保暖的羽绒制品和抗风的冲锋衣是必备的。冰爪、冰镐、上升下降器、抓结安全头盔等技术装备和照明设施需要最后一次检查,能想象到,在冲刺阶段任何的疏忽都是致命的,至少是影响登顶成功率的!漫长的冰雪路段爬升对体能和毅力是考验!临近顶峰下方还会有一段70米高的冰壁,我们攀登的这一天有雪,能见度很低,有一种总也爬不到头的感觉,上方攀爬者挥动的冰镐和冰爪踢冰刨落的冰雪混合物有时会从上面飞下来打在脸上身上,会使精神高度紧张。。。冰壁的顶端并不是主峰的最高处,还有一大段窄窄的雪墙伸向远处,只管往上走,不要往两边看,无论那一侧的无底悬崖都有可能击碎绷紧的神经,与其胆怯,不如不去看他,这样说你懂得。。。。
在山顶(6168米)。记住山顶上的一切,我就像明星一样保持微笑留影!
每个人都很兴奋今天可以下撤到BC再回到甘孜吃上美味的大肉。
D8:回家!回家!兄弟们,我们下次再一起为快乐而攀登。(完)番外篇提前到甘孜适应海拔1.四年一遇的法会绒布师傅带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古老寺院的过往,院子里的花儿开的艳......2.驱车几十公里去看传奇的亚青一条不算宽的河把男女修行者自然的划分成了两块......3.新路海的赤脚大仙,在当地藏民和攀登者心中更是个传奇……4.黎明的雀儿山顶飘洒着敬给山神的幡……“敬”该是天性与信仰无关……
幸运的遇到传说中的雀儿山“赤脚大仙”大仙赤足大半生,在新路海山腰隐居苦修数十年,近日刚刚从拉萨磕长头回来,大仙赐福我们安全顺利。2016/8/11 23:38:30
举报不良信息
温柔的毒药若.姐姐
高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