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平房小院
平房小院 好长时间没动笔写点啥了,最近脑海里,总是浮现住平房时期的点点滴滴。自从结婚嫁到婆家,开始了平房小院的生活,索性就聊聊婆家小院吧。那年结婚的头一天,下了很大很大的雪,雪也很厚,清晨天刚蒙蒙亮,娘家一行人,护送我这个新娘前往婆家,在交通不发达年代,觉得婆家离得很远(其实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伴随踏雪的咯吱咯吱声,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奔往公交车站(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出租车,更别提私家车了,就连公交车平时也很少坐)。婆家经济条件不咋好,结婚时的新娘装,是我自己花钱买的,精挑细选,买了一件紫红色涤纶上衣,一条蓝色料子裤子,当时也算是奢饰品了,不是结婚谁舍得卖呀。一段时间婆家的邻居不知咋称呼我,我当时扎个“春苗”头,他们就管我叫春苗(那时正热播一部《春苗》电影,女主人春苗就扎这头型)。婆家住在叫西下洼子的地方,离沈阳中街很近,顾名思义,算是比较低的地段了。我们院更低,下点雨院里就积水,一旦预报说有大雨,不用动员,全院不管男女老少,自觉搬起早已准备好的沙袋垒在院门口,那阵势现在想起来都那么暖心,然后每户还要把自家的门用木板当住,以防屋里进水,就像迎接一场战斗。记得有一次雨下的很大,院外第一道防洪被冲垮,院里进了一米多深的水,别说上班,门都没法打开,大家跳窗户出屋,往外掏水。本来小院比外面要低差不多一米左右,我家屋里比院里还要低,进屋要下三个台阶。那天雨水很大,门板被冲开了,雨水进屋眼看要跟炕一平了,情急之下,我卷起炕被扛在肩上,站在炕上不知所措,邻居看我这狼狈相,乐的前仰后合,等外面的水退下,邻居们一盆一盆帮我往外掏水,那场面现在还记忆犹新。儿子出生时刚过四斤,在成长过程中三天两头有病,孩子他爸经常在外出差,不管什么时候去医院,哪怕半夜,只要敲一下隔壁墙,邻居二话不说,那时的人就是那么单纯,认为帮助别人就是天经地义的事。那几年真的很感谢小院邻居们的帮衬。夏天的夜晚总是那么迷人,皎洁的月色把院里照的通亮,每到周末,年轻人总爱聚在一起,你买点酒,他买点菜,就地搭炉灶,支起铁板烧烤,少辈们推杯换盏,调侃各自有趣的事,嗓子好的还会唱两句。老人们摇着蒲扇在一起闲聊,院里一派祥和,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小院四户人家,相处的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住的是下窖房子,环境不咋好,每每想起院里几户人家,互相帮助的温馨画面,很是怀念。那年要动迁了,大家各奔东西,恋恋不舍的小院人家,吃了一顿散伙饭,酒席之中大家有个约定,每年正月初四,轮班做东,要相约聚在一起,沟通感情叙旧。一开始十个八个人,还可以在家做着吃,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家都添人进口,家里装不下那么多人了,开始相约酒店。一晃拆迁快二十多年了,大家一直默默地尊守着这个约定,随着小辈渐渐长大,他们相处的也很融洽,独生子女一代的儿女,没有兄弟姐妹,能让他们多一份亲情,感到很欣慰,也很喜闻乐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那年月虽然生活艰苦了点,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单纯,是我留念的。年轻时每天忙忙碌碌的,也没觉得怎么苦,时间过得真快,已经由小媳妇变成老太婆,眨眼已迈进婆婆的行列,每每闲下来,小院里的生活时不时浮现在眼前,点点滴滴都是回忆,都是那么美好。【月夜-乌兰图雅】2017/3/13 16:00:31
举报不良信息
灯火阑珊《淡网》忘我的秋天老教师享受过程寒香梅快乐天使留留好人一生平安(拒闲聊!)北极星心灯先生涛声依旧〆晚霞de美俊云姐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