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西游记——塞外悬空寺宝林楼
宝林楼位于辽西医巫闾山最南端西侧,隶属锦州市义县张家堡乡,上宝林村宝林沟内。有关宝林楼的构建远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炎汉时期,曾有历代皇帝26位驾临宝林楼。大清乾隆皇帝多次幸临宝林楼,并为宝林楼题写四首回文诗赞宝林八景。(鞭打石门、扳倒井、金鸡石、兔儿岭、棋盘山、孤佛顶、仙人桥、倒背岭)宝林古刹不知年,山在楼头寺在前。画阁不因风雨朽,老僧常伴孤灯眠。砥柱险托千仞阁,翻身独步几重天。井扳水倒将军马,石立高山国公鞭。兔儿山头云渺渺,孤佛顶峰雾漫漫。棋盘曾见僧迹少,仙人桥留马蹄牵。金鸡顶峰南海近,宝林楼居闾山巅。诗情共羡凌河景,古时香火塞北烟。
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辽西游记
宝林楼山高林密,遮天蔽日,溪流纵横,流水潺潺,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千年古刹悬于半空,每当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来这里进香朝拜者摩肩接踵绎不绝。
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二零一四年七月盛夏时,清早从驻地出发来到宝林乡,虽然那里有长途大巴经过,不过此时已晚,错过了赶路的机会,只能花了五十元前去宝林楼。 沿着弯弯曲曲山间公路大约走了三十几里路转过一个村子钻进了山沟。此时的山间公路被一座高大的门楼所阻断,门楼上边赫然写着‘宝林楼’三个大字,心里猜想这就是梦幻多年的宝林楼啦! 这里虽然早已开发,设施齐全,也许是天气炎热的关系游人不是很多。又花了四十元买了一张进山的门票,背着行囊只身一人步入山门。 一条沿着溪流修建的水泥路蜿蜒向山上爬去,正值烈日当头,每行一步都要气喘吁吁,好在路两边高大的树木遮些阴凉。 没走多远转了一个弯只看见迎面两座大山对峙在公路两侧,中间仅容车辆和行人通过,如同刀劈一样陡峭,这就是宝林八景之一的‘鞭打石门’。传说尉迟恭征讨高丽时带着大队人马走到此地,眼前被一座大山拦住去路,他抽出随身携带的金鞭向山头挥去,活生生把一座大山劈为两半,从此就留下了鞭打石门的传说。 时近中午路上游人不多,左右环顾只见到古木参天,藤攀葛绕,花香扑鼻,鸟啼虫鸣之声不绝于耳,再加上身边流水之音组成了一支管弦乐,此时此景仿佛进入仙境一般。所属相册:辽西游记沿着小路再走一段在路旁发现了很不起眼的水井,这个水井是用花岗岩堆砌起来的,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打开井盖就发现里边还真的别有洞天。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土井都是垂直的,这眼井奇怪的是真是斜的,逞四十五度角斜放在地下。关于这眼井还有一个传说,还是那个尉迟恭,他带着大队人马走到这里,也正是三伏天,走的人困马乏又饥又渴,四处查看找不到水,恰好路边有一眼井,可是没有汲水工具,情急之下尉迟恭脱下战袍,挽起袖子,扳住井栏一用力,那眼水井就给放倒了,井水沿着井口哗哗流了出来。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过这个水井是斜的这还是实有其事。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所属相册:继续往上走,又一座大山映入眼帘,就在半山腰同时发现了那个‘悬空寺’,虽然天气还是那样炎热,身上顿时充满了活力,大踏步向前飞奔,不久就来到了山脚下。抬头仰视这么定睛一看,果不其然!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真不知道是山托着寺,还是寺靠着山,整个半山腰几乎被掏空,不知道当年是谁把那些建筑材料搬到山上去的? 从远处看也不知道人们是怎样爬上去的,走进寺院才看得清楚,原来这里至下而上都是沿着山势开凿的石阶,拾阶而上进了一个寺门又是一个,各个门里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香烟缭绕,钟磬之声不绝于耳,身着僧袍光头秃顶和尚,五颜六色的游人汇聚在一起好不热闹。 登高眺望远方,什么兔儿岭、仙人桥、棋盘山尽收眼底,有些景物竟是这样,只可远观不可近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宝林楼下来已经是中午时分,许多游人也各自去找吃饭的位置,趁此机会我和一个小和尚攀谈起来。它是山西五台人,原来在五台山落发为僧,来这里也有许多年了。最后他热情地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吃斋饭,盛情之下也不好推脱,这里的午餐是素馅的黄瓜饺子,吃起来清淡爽口,感觉很不错,临走之时扔下十块香火钱权当今日的午餐费吧。 从上上下来也有三点多了,在汽车站等车的时候和一个在本地养蜂的安徽人聊了起来,不觉间最后的末班车却开走了,就是这点小疏忽让我费尽力气,只能搭顺路车赶回驻地。 一天的宝林楼之旅就这样过去了,留给自己的是将来美好的回忆。遗憾的是所有的影像资料连同相机在返回老家的路上遇到了三只手,这里只能用图片代替了辽西游记
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所属相册:辽西游记
所属相册:2019/3/8 21:00:13
举报不良信息
杨柳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