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最重要
翻到草稿箱里2017年的日志,先把以前的放出来,再陆续更新当下。没几年时间就要步入四十不惑的尴尬年龄了,这个年龄段的我们,都会非常自豪地给自己戴上荣耀帽子:“上有老,下有小,样样都是自己掏心出力。”但我们除了给自己配戴上这样的功勋章以外,试问我们很好地完成这样的使命了吗?上有老,下有小,的确如实。以前在外面工作,没怎么觉得,回来这一年多,算是切身体会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概念,更确切地说,唯有真正感觉过为难,才算是生活过吧。回来第一年,父亲因肺部问题住院。父亲是个胆大心粗的人,用不怕死也不为过,因此住院全是因为母亲的催促。 母亲嘴上一直对父亲不柔软,但心一直向着父亲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回来第二年年中,母亲因舌头痛住院。母亲是个胆小怕死的人,我这不是批评自己的娘,我所能理解的是,父亲对母亲的照顾非常粗枝大叶,无论母亲的身体出现何种病痛,父亲一向显得太过平静,因此,母亲过于敏感自己的身体,也是人之常情。回来第二年年末,母亲因胃及腿疾住院。母亲住院的理由有些孩子气,说要过年了,年底要准备许多饭菜,需要把身体好好调养一下。(虽然出院的时候与入院前的症状没什么区别)我以回来这一年半父母亲住院的次数做例子:这个年龄段的我们看似确实不容易。但又反思了一下,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不是都特别害怕生病?就拿母亲来说,母亲稍有点不舒服,就会不停地幻想自己得了什么病,会不会演变成癌症什么的……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安慰,她嘴上不说,但能从她的表情上看出来,并没有放下继续质疑和猜测。或许是她缺乏安全感?或许是我们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他们谈心?我们总是以为他们不需要我们,总是在他们住院以后才施舍一点可怜的时间,还抱怨自己忙死了。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容易,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我们,就该这样过活。因为,父母亲他们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以后我们的孩子,也要这样过。还记得以前做的那个调查表,以人均75岁的寿命来计算,你还能与父母亲见多少次面,谈几次心,诉几次苦。 这个春节,二姐因事全家未能回湘与家人团聚,母亲的态度反应过激,我虽然也感觉有点过,但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我想说:姐,你又失去了一次见父母亲的机会。因为现在与他们的相见都是小学一年级数学里的减法了。再多再难再大的事,都抵不过岁月悠悠里陪家人坐在一起唠唠嗑。我们这个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因为我们处在了这一生当中最被需要的时刻。不要难,难也只是一时,总会过去。多给老人点时间,听听他们重复再重复的老话,听他们啰嗦听他们抱怨,其实没关系。因为我们老了也会那样,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也许就舒心了。艾子写于2017年2月10日2019/3/2 12:55:36
举报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