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走你走过的路

    今日,在手机上又看了一遍。从一开始眼睛就湿湿的,屏幕上出现安妮宝贝的字样,不觉得让人心动。电影开头用了倒叙回忆的方式展开,影视公司的人找到安生,希望从她那里找到《七月与安生》小说的作者七月,把小说改编成剧本,安生一脸平静的说:我不认识七月,我也不是小说里的安生。

    是呀,七月已经从安生的世界里消失了,而现在的安生也不是以前的安生了,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的我们总是轻易就被时间改变。然后,安生和家明在地铁上相遇,家明问安生:七月她好吗?安生说:不知道,我们很久不联系了。家明不知所措的追问:我以为你们好好的。安生说:没有谁一定离不开谁,再说了,我们三个之中不是你第一个逃跑的吗?

    安生说完红着眼睛跑出地铁。提前看过结局的人再看这样的开头,是会忍不住难过的。曾经最亲密最微妙关系的三个人,因为其中一个人的独自消逝,这是剩下的两个人之间永远也无法再逾越的鸿沟。电影里的男主角和小说里的男主角一样,除了长的好看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任何特质了,爱与恨,欢和喜,甚至是脾气秉性也不明确。

    从故事开始一直到结束,我们都无法确定家明到底爱的是安生还是七月,但这并没有关系,因为家明不重要,他的出现只是为了衬托七月与安生这两个女孩子对各自情感和生命的认知与追求,从而讲述女性成长的艰难,站在女性角度表达出女性同胞对生活,对命运的那份执着和自我的坚持。

    影片开始,音乐响起,低沉有力量。两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在金灿灿的丛林里手拉手奔跑,笑容天真明朗,阳光照耀在发梢,裙袂飘飘,她们相互踏着彼此的影子,她们憧憬着一辈子,向往并且承诺着光阴不散不分离的美好情谊。但此时的她们并不能够领悟到命运的无常,她们把彼此刻在心上,却不知已经留下了永远的疤痕,再也无法痊愈。我们相遇,注定了要受苦受难。

    七月与安生,从十三岁相识到二十七岁七月死亡,她们两个人彻底从对方的生命里消失为止,在这最无知,最美好,也最动荡不安的十四年光阴里,她们彼此成全又彼此折磨,彼此温暖又彼此伤害,彼此仇恨又彼此谅解,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宿命,既然相遇就是别离,那么这一切的结果都是最好的结果,这一切的结局也不是最后的结局。

    七月,安静内敛,平和如水。安生,叛逆不羁,热情如火。十三岁到十五岁她们形影不离,有时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们在同一个水池里洗澡,她们对彼此的身体产生好奇,并且相互欣赏。

    七月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里,像花儿一样被宠爱,所以相对于安生来说,七月的优越感和幸福感会更加的饱满。而安生从小生活就匮乏,缺失父爱,与母亲没有交集,所以造就了安生敏感,叛逆,流浪的性格,和七月相比,安生显的更加胆大,放任,有一种天然不顾一切的洒脱。

    十六岁那年,家明出现。

    七月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安生上了技术院校。七月喜欢上高大帅气的男生苏家明,并且把这件事与七月做了分享。安生去帮七月试探家明,家明被安生独特个性的气质所吸引。七月带家明去酒吧找安生,安生与家明再次相见,二人各怀心事,只有七月满脸洋溢着幸福。安生说:我喜欢七月的一切。家明说: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欢。正是因为这样包容一切的喜欢,她们三人注定要相互纠缠,相互矛盾,相互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痕迹。

    听说,踩住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一辈子不会离开。第一次,十三岁时七月与安生互相踩影子。第二次,十六岁时七月在校园的路灯下踩住家明的影子。第三次,十七岁时在去土庙的路上,家明试图踩住安生的影子。在土庙里,神像的面前,七月踮起脚尖近距离的欣赏了家明脖子里的玉坠,并且长久的互相凝望,她们把对方装进了自己眼睛里。这一切被七月到,三人的关系变的微妙起来,从此,每个人都活的小心翼翼。

    安生是爱七月的,所以她选择离开。在火车上,七月看到安生脖子里掉出来家明的玉坠,迷雾散去,真相使人自私,安生说:如果你想要我留下,我就留下。七月没有留安生,她哭了很久,她不是伤心安生的离开,她憎恨自己不能毫无保留的去爱安生,她憎恨自己无法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和安生分享。

    七月爱家明,家明对安生产生好感,但是家明不做选择,所以七月假装不知道,虽然一直拥有,但也需要独自承受。安生开始流浪,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颓废,奢华,窘迫。住最脏的地下室,也住最豪华的游轮,在酒吧里过夜,也会裹着军大衣露宿街头。七月平平淡淡的过着如水一样的日子,安稳,顺利,和家明一起策划着未来,26结婚,27生小孩,30岁买房。

    安生写给七月的每一封信的结尾都说:问候家明。 七月写信给安生:

    四年了,安生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人不可能漂一辈子。

    安生回复:

    七月,还好有你,能让我一直有个写信的地方,问候家明。

    一句话,让人忍不住想哭,有多少的辛酸和委屈都包含在这句话里,两个女孩的相惜和相爱也在这句话里,但家明依然是她们不敢触碰的部分。七月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但她希望的安稳落空了,家明不愿意早结婚,想要出去闯一闯,七月从理想中醒来,掉进血淋淋的现实中。

    七月说:那时候没有留安生,现在也留不住家明。而安生在无止尽的流浪中,终于感觉到疲惫的孤独,她一直在流浪,内心深处却无比渴望一个温暖的家。

    十八岁分开,五年之后安生带着一身的沧桑和疲倦归来,两个女孩再相见,深深地相拥哭泣。十三岁到二十三岁,她们重新再在一起,仿佛回到了丛林踩影子的岁月,快乐,幸福,她们爱着彼此,但两人之间始终有一道坎儿无法跨越。

    在上海的时候,两人因为住店吃饭买单的事情发生分歧,从而爆发了五年来两个人都积压在心里的委屈,彼此互相揭露对方藏在心底的隐私,七月扯出安生戴在脖子里的家明的玉坠,两人不欢而散。一别又是多个春秋,再没有联络,安生再次漂泊,但也再没寄明信片给七月。

    再见到安生的人是家明,那时距他们十八岁分开已经七年了。七月的妈妈说过,安生的天分比七月好,就是运气不太好。本来有个加拿大人要带安生走,却不幸出车祸死了。家明开始照顾安生。七月第一次出远门去看家明,在那里与七月再相见。

    七月:这个世上除了我,根本没有人爱你。

    安生:带家明走吧。如果非要选择,你和家明我选谁,我肯定选你呀。

    安生:我一直都让着你。

    七月:你让着我,你有资格让吗?除了我,谁愿意给你当朋友?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给你的,你跟我抢,你敢吗?

    十八岁分别,七年后相见,她们说了最伤害对方的话,并且各不相让。在成长的这条道路上,她们都不容易,家明是导火索,却不是点燃导火索的那根火柴,从十三岁相遇,注定了彼此纠缠不清,就像七月说的。她们之间的友情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但她心甘情愿。正是因为如此,她们给了对方伤害自己的权利。

    七月是沉稳委婉的,她不够勇敢,但对于爱情有她自己的一份执着和坚持,她知道家明没有那么爱她,她一直以来的骄傲毁灭了她,所以她选择让家明离开她,她决定做自己,去过安生过过的生活,不得不说家明是软弱的,他从来没有坚定的立场,七月的决定表面上是为了自己,其实也是为家明寻找到一条出路,到底是家明不够爱,他们从十八岁开始的缘分,尽了。

    七月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安生曾经住过的旅馆,她走安生走过的路,看安生看过的风景,流浪安生流浪过的城市,体会安生体会过的孤独,享受安生享受过的自由。而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安生摘掉了家明的玉坠,停留下来过起了时光静好岁月安稳的居家生活。历经岁月雕琢,她们经过对方,又成为对方。

    其实,一直过着安稳生活的七月内心深处热爱着那种漂泊动荡的生活,她的心里住着一个安生,只是因为她拥有的太多,所以格外害怕失去,反而没有勇气去放下。就在她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勇敢开始的时候,上天却没有留一丝丝的情面,生命的终结是定数,谁又能改变的了呢。

    很多人都说其实七月比安生更坏,安生对七月没有保留,但七月却做不到与安生分享爱情。七月渴望自由的生活,却不愿意承担后果,所以她让家明主动逃婚,这样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去流浪。正如七月妈妈说的那样,过的折腾一点也不一定不幸福,就是太辛苦,但实际上女孩子无论走哪条路都是辛苦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所执着的东西,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人生追求不同,生命的价值观世界观自然也不同。七月成熟,稳重,隐忍,承担,她也有自己的坚持,爱情不能分享,我想这是所有女生都应该坚持的一个准则。

    不与安生分享,牢牢抓在手里不放并不是她不爱安生,恰恰因为她爱安生也爱家明,所以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独自承受,再说,每个人自己的苦难都需要自己去承受。安生叛逆,疏离,脆弱,敏感,她也爱七月,所以她选择了逃离和退让。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并从中一步步寻找自己。

    只有家明,这个软弱的男人,他无法对自己的感情做抉择,他不能清晰的处理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他一路徘徊,一路逗留,一路躲藏。因为他,七月与安生分离,重合,矛盾,憎恨,也因为他,七月与安生相知,相爱,相依偎。 二十七岁,七月睡在安生怀里说: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人的一生中,爱情真的不是最重要的,遇见一些人,她使自己成长,这才是重要的。我们追逐的不过是另一个自己,我们追逐我们心中的呼唤去探索未知的生命。当七月挺着大肚子去见安生时,她们之间的那条鸿沟便自动消失,因为她心里知道安生会包容和谅解她,她们吵过,骂过,恨过,却始终都爱着。

    安生变成安稳的七月,七月变成流浪的安生。

    七月难产死亡,直到故事结束,家明都不明真相。但对于安生来说是劫难吧,我在想,如果不是因为七月留下一个孩子,安生会不会也随着七月去了呢,陪她再流浪一遍呢。七月短暂的一生那么美好,因为遇见安生,又那么压抑,渴望自由却不曾有过自由。

    女性的成长之路如此艰难,不是你有勇气就可以出发,或许,七月命中注定是过不了折腾的生活的吧。七月剩下的路就让安生替你走下去吧,你尽管去疯狂吧,来生,我们依旧要在十三岁再相遇,再去那片小树林里踩影子。

    走你走过的路

    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安妮的文字,已经不记得了,在并不懂的孤独和寂寞的年纪里喜欢上她文字里的那种颓废感和疏离感。年轻而敏感的心,经不起一点点挑拨,孤独像冲毁堤坝的洪流,一发便不可收拾。还好,还有文字作为出口,不然,非发疯不可。

    《七月与安生》这个故事曾反复的阅读过很多遍,一度成为内心深处一朵隐藏的花儿,从不曾开放却一直在生长,而我内心深处则滋长出一种强烈的流浪感,那时,我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句子:突然,想去流浪。去过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风餐露宿,风雨中飘摇。

    没有固定的感情,没有固定的关系,没有固定的温暖,也没有固定的打击和伤害。随时可以起程,随时可以终结。孤独与寂寞都是斑斓的,应接不暇,更不会疲倦与忧愁。如果可以,我愿意销声匿迹,就这样,流浪在遥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害怕失去。

    我是那个隐忍,胆小的七月,但内心深处住着一个安生,我知道,那是我永远无法企及的一个美梦,所以只能在这里用文字完成所有的幻想,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在网上了解到《七月与安生》要被拍成电影了,心中是雀跃和激动的,不仅仅是自己对这个故事的亲密感,还因为这是安妮的作品第一次被拍成电影,与安妮相关的事物我都愿意去感受,很是期待她的故事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毫无疑问,电影拍的非常成功,后半部分的改编也让原著有所升华,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开阔饱满,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利和自然,而我,已经从那个十七岁的傻丫头长成了二十三岁的明朗少年。

    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有姐姐说中秋那天带我去看的,其实当时我心中是有一点不安的,我怕她会带我不认识的人一起来,还好,只有我们两个。她对我说:看电影这件事也是要挑人的。我听了,心里觉的很温暖,这也是我们两个能够靠近的原因。

    我有一点近视,那天忘了戴眼镜,所以看的并不太尽兴,但依旧被情节打动,眼泪堵在喉咙里,噎的人无法正常的呼吸,看电影真的是十分私密的事情,因为周围有人,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但终是没有憋住,还是红了眼。

    原著中,安生怀了家明的孩子,七月与家明已经结婚。

    安生在加拿大,写信给七月:这里的秋天很冷,我的旧病又复发了,我怀了家明的孩子,我不想失去这个孩子,因为这是家明的孩子。家明看着七月,七月沉默了三天然后回信给安生让她回来。

    安生在七月的照顾下生下孩子,因为安生长期的流浪,身体不堪重负,又因为难产而死去,七月和家明生活在一起,共同养育安生的孩子,并且七月自己没有再生育,她们给孩子取名:小安。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把结局做了调整,可以说是把两个主人公的命运做了交换。

    电影让七月死去,但安生也并没有和家明在一起,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在电商公司上班,早出晚归,照顾孩子,窝在家里上网,回忆那些往事。虽然七月已经死亡,但她们两个人活成了一个人,就像电影的开头,13岁那年她们在树林里追逐着踩对方的影子,阳光斑驳,她们一辈子不分开。

    她用七月的名义写下了自己和七月的故事。看电影的时候明知道与原著不一样,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和发展,人物情绪的扩张,以及演员对角色的演绎和一种无形的力量的驱使,改编的结局一点儿也不突兀,自然而然就让人接受了,并且这样的结局会给人更多的思索和体悟。

    看完电影之后,读到很多的影评,一致的好评。都评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青春爱情片,更多的是揭示女性的成长历程和个人对自我生命的探究和窥视。安妮自己也发微博表示对这样的改编很满意,她说:原著让安生死亡是因为她的叛逆不羁是不被这个世间容许的,七月的存活代表着一种救赎。

    但电影升华了主题,让她们交换人生,七月死去,安生过上了时光静好岁月安稳的生活,两个人活成了一个人,不仅仅是对两个人感情的提炼,也是对各自生命价值的更高一层的交代。
    2016/12/28 15:50:38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