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格律

    一.平仄句式

    1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2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3.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4.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二、声律:

    1.首句决定格律。就是说,第一句决定了格律的形式,平起还是仄起,平收还是仄收,由第一句决定。

    2、所有四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平仄。就是说,第一个字不论平仄,所以可以写藏头诗。

    3、因为押平韵,所以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不押韵的句子(包括不押韵的首句,以及除首句之外的所有奇数句)最后一个字必须为仄声字。

    4、每句的第6字与第2字平仄相同,不能变.

    5\ 声律,关于每句除最后一个字之外的其他字的声调的限制,分为:句内平仄相替、对句平仄相对、邻句平仄相粘3个方面。

    A.句内相替:每个句子的第2、4、6字必须平仄交替。

    B.对句相对:一联的两句,2、4、6字分别平仄相对。

    C.邻句相粘:下一联的第一句,其2、4、6字的平仄要与上一联的第二句相同。

    依据韵律、声律,五、七言各有4个句式,称为基本句式。五、七言律、绝各有4种格式,只要首句格式确定,整首诗就确定了。

    6. 允许七言句中的1、3、5字、五言句中的1、3字随意变化,但必须避免这3种情况:孤平、三平调、三仄尾。孤平,指押韵的句子的最后五个字,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字为平声。三平调,指一个句子最后3个字都为平声。三仄尾,指一个句子最后3个字都为仄声,五言允许三仄尾,七言禁用。

    7. 关于句式的变化,有:拗、救、特拗句,等几个概念。音律,关于每句除最后一个字之外的其他字的韵音、清浊、轻重的限制。这方面不是特别讲究,只要同一句中清浊、轻重音交替使用,同韵字不要太多,以诗句读起来流畅顺口为准。

    8. 第四字挑担。2、4、6字是重音,绝句中特别讲究。每句的2、4、6、字相邻不能相同。第4字一定是单蹦,2、6字平仄相同,即挑担式。否则,就会出现【孤平】。

    三、对仗规律:

    七律是古诗词体裁的一种,字数较多{8句56字},能完整地表达创作者的意愿和感情。七律的第1、2句是第一联,又称首联.第3、4句是第二联,称颔联.第5、6句是第三联,称颈联。第7、8句是第四联,称尾联。

    和绝句不同,律诗是要求对仗的,即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仗。具体来说就是:

    A. 颔联的第3、4句之间要求对仗,颈联的第5、6句之间要求对仗。

    B .对仗要求句型相对,比如第3或第5句是主谓结构,那第4或第6句也必须是主谓结构。

    C.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即第3、4句之间以及第5、6句之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虚词、代词等都需要相互对应。如:相应字位的名词要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D. 还要求符合读音平仄相对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仄声;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平声。

    然,如有违律,则不能算律诗。 七律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2014/12/30 22:13:38
举报不良信息
高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