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
书中有故事,故事在书里。而我,就是那个最忠实的读者。特别喜欢新书,那种淡淡的墨香味,总会让人爱不释手,无关它的精彩与否。小学时,在课本里学会了a、o、e。然后,把它们拼成了文字,组成了词句,写成了作文。渐渐地学到了很多知识,当a、o、e也变成A、B、C时,求知的欲越来越强烈了。于是渐渐地爱上了课本以外的书籍。朱自清父亲的匆匆《背影》,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浅吟低唱,冰心《春水》的温润优雅,那些经典的句子已深深烙在心底,至今还记忆犹新。偶尔回味,顿觉怦然心动,细细嚼出的是触动心间的温暖。 七月炎夏,艳阳高照,火热的光透过窗纸亲吻着桌上的书,《读者》扉页上的插画,格外醒目。把我的思绪拉得远远地。忽忆起,少时关于读书的趣事,两三件。 老家在一个木棉花盛开的地方。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大院子,门前一棵大大的木棉树,院里住着好几户人家,跟姨父家只隔着两户。父母早逝的姨父是一个残疾人,右手没有手掌,只能用左手做事,但也还算麻利。他为人和善,对我尤其疼爱。姨父是乡里的邮递员,一个星期送两次报纸,家里总放着一些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的书刊,而我最爱的便是《读者》。爱上了书,姨父家就成了我的乐园,一摞摞《读者》像深邃的诗人,静静的等待我去触摸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每天放学就径直往姨父家跑,背靠着书桌坐着,捧着一本本的《读者》,随着每一篇文章的主人公欢笑哭泣、百转千回。偶尔,也会因为惦记没看完的内容而偷偷地把书带回了家。姨父见我痴迷《读者》如这般,从那之后,每一期新刊到手,他都会给我留一本,并笑着摸摸我的头:“没有想到,小小年纪,已经是个合格的‘读者’了哦。继续努力!看书常常会忘了回家的时间。没有做饭、打猪草,没有带好弟弟妹妹,自然免不了受到母亲的责骂。记得有一次,母亲做饭时我帮忙烧火,当然也偷偷地看书,结果沉醉得忘乎所以,书也就付之一炬了。妈妈的责备没有刺痛我,但心疼书的我整整哭了半夜。姨父走了好多年,岁月也模糊了姨父慈祥的笑容。我也离开家乡二十余载了,曾经堆书的老屋可否坍塌?屋角的那些《读者》还在吗?主人公们是否还在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唯有书,依然陪着我走过了,那些思家的日子。因为,喜欢看书。不知不觉也影响到了女儿。27岁的女儿是弱智,不会说话更不识字。但即便如此,傻姑娘也知我爱书的心情。记得有一次乡镇府处理旧书刊,把大量的旧书送到了垃圾场,出去玩的她抱了一摞书回来给我,居然很多都是《读者》!我感动得稀里哗啦。对于不识字的她来说,从那么多旧书里拿回这些我喜爱的书,就已经是奇迹了,她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她特有的方式默默记忆着,属于妈妈的喜好。现在看书越来越方便了,手机电脑随时可以看,也省去了带书的麻烦,不过还是喜欢那淡淡的墨香味和“沙沙”的翻书声。 所以,一直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屋,书架上面放满喜欢的书,还有那承载我梦想的《读者》。闲暇的时候,翻开那些泛黄的记忆,细细品味,揉碎在心间。我不是读书人,但,我喜欢读书。读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读书,让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广。读书,不在于你的水平高低,就当是放松自己,修心养性。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一定精彩。而《读者》承载的梦想还在延伸。。。木棉花2014/7/24 19:50:54
举报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