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得一颗平常心,看山看水看风景

    孩子说,好久好久都没有爬过南岳山了,长有十年之久吧,言语中尽是遗憾。

    南岳山居于我们生活的小县城南侧不过三五里,虽只不足500米的海拔高度,但相形于整体地势偏低的县城而言也还算有些巍峨高耸的气势。山上物种繁多,近些年来又被保护得极好,一年四季总是葱茏一片,常绿不衰。

    山顶建有古刹,玉皇、地藏、观音等各路仙家齐聚庙内,吸引了方圆几十里虔诚的凡尘俗子因各种因由来此焚香膜拜,尤其逢着一些特定时日,据说夜间十二点左右山道上便开始人头攒动,过往香客摩肩接踵。故而南岳山常年梵音不绝,香火袅袅。

    据史料记载,因此“南岳”与湖南南岳衡山名号同,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便为之题名曰“小南岳”。小南岳山也确实应验了一个“小”字,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长约3000米,而山顶面积也仅仅只有1815平左右。

    几处或新或旧的庙宇只能因地制宜,顺山势而建,山顶上除了三二座庙宇和一个小型“天池”之外,能够纳人的开阔场所也就十分有限了。至于“汉帝敕封”究竟有无史实不须考究,大概就是历史文化之谜了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南岳”已经成为了霍山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岁月的沉潜中静静地发散着特定的本土文化气息。

    接连几天的特大暴雨过后,天还没有完全放晴,仍有星星点点的微雨从空中落下,但并不影响我们徒步登山。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拾阶而上,润湿的空气和着浓郁的青草味儿扑面而来,不觉神清气爽。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石阶上泛着湿哒哒的水汽,走上去需要格外小心。没有阳光照晒的夏日午后显得洁净舒畅——真是个最适合登山的天气!

    山间树木葱茏,浓阴蔽日,盘曲的石板路绵延幽深的丛林尽头。偶尔会有几处被暴雨冲垮的地方,因为还没来得及修缮而显得狼藉不堪:断裂的青石板杂陈于路边垮塌的黄泥地上,有几株高大的树木甚至被连根拔起横亘在半山坡中,很难想象山洪呼啸着从山上奔涌而下时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情形!此时的山路上,人迹稀少,一片静谧,倒显得林中几声鸟鸣格外清脆欢悦。再就是我们的说话声,以及鞋底踏在石板上摩擦出的轻响。

    一路上因有微雨相伴,满目皆是醉人的绿意,再加上阵阵山风挟来的惬意清凉,三个人聊东聊西走走停停,倒也比较轻松就到达了山顶,浑然不觉半点疲累。站在庙门前的平台上放眼远眺,熟悉的小城宛如刚出浴的女子,羞羞答答地半遮半掩在轻纱似的薄雾中,有格外的朦胧之美。若是寻常天气晴好,站在此处视野就特别开阔了,小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差不多哪道河、哪条路几乎都清晰可辨,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妙趣。

    此情此景,自然会勾起往事的回忆来。

    三十年前,虽只是毗邻,但由于交通不发达,霍山于我而言还是完全陌生的远方。那年春天,我们六安县独山中学高一(2)班全体同学乘坐大巴一路颠簸慕名来此春游。犹记得那天午后就没有了太阳,我们一行五十多位同学老师从佛子岭大坝辗转来到这里,车一停下大家都一窝蜂地开始向山顶进发。

    一路上陡峭蜿蜒的石子小道并不好走,不小心跌个狗啃泥是常有的事情。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同学你追我赶,好不容易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后已是下午两三点钟、饥肠辘辘了。可是眼前所见说实话真有些让人失望!

    除了架在眼前一道笔直狭长的近百步石阶,就只有兀自立在正顶平台上那座破旧斑驳满目疮痍的老寺庙,有什么值得到此一游的呢?不过徒有虚名罢了。好在山顶西南角那块悬在半空的大石块还有点惊险刺激,斗胆向下望去,不觉让人寒从背脊生,当然,那里也成了唯一值得我们所有人争相拍照留恋的背景。

    那时候万万想不到后来自己大学毕业后居然就工作生活在了这片土地上,像一棵树深深扎了根,成了地道的霍山人。或许每个人今生所走过的路以及能看到的风景,皆是冥冥中早就有定数,而那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今生我会与这方土地结下不解之缘!

    只可惜,彼时无知年少,曾经珍贵的影像早不知所踪。此刻我依旧站在老地方,用手机定格岁月的影子,不觉又想起当年那一张张青春逼人的面庞,还有开怀相拥一起的模样,但不知此时各自又都在何方。

    物换星移,此景未变,此情迥然,曾经回荡耳畔的欢声笑语,只化作如今穿林而过的风声。三十年太短,未及提笔已然搁浅;三十年又太久,多少沧海变成桑田。当年豆蔻好年华,到如今,不觉浑然过半生,真真由不得人不唏嘘——时光太匆匆,青山依旧在,岁月催人老,岁月催人老哇!

    任我们如何拼命追赶,但无一幸免地终将成为光阴的弃儿。

    既然谁都只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渐而老去又有何惧!只需努力告诉自己——留得一颗平常心,看山看水看风景。
    2020/7/23 13:50:40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